變老的勇氣  

  變老,沒關係! 生病,沒關係! 做不到,沒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最新作品【變老的勇氣】,幫助我們扭轉觀念,改變態度,讓人生的下半場活得更精采、更快樂、更幸福。

 

人生,下坡路段最精采。

  看到變老的勇氣第一章的主題,讓人眼睛一亮。只要時間向前走,人遲早會面對變老這件事,身體漸漸衰敗是不爭的事實,但作者在第一章就明確地表達:經歷了時間的過去,我們累積了知識與經驗,當你接受眼前的自己,努力活在當下,下坡路段也可以活的很精采。

 

不要用『扣分』過日子,而是用『加分』過日子。

  “以前健步如飛,現在只要稍走一小段路,就很容易疲累”如果你這樣想,就無形中給自己扣分。當自己的價值被扣分,便十分容易放棄夢想和行動力。相反的,如果將焦點集中在進步的部份,自己會感受到喜悅和鼓勵,也會間接激發生命的熱情。

 

  其實,不管什麼年紀,這樣的原則都很適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可以讓生活更不一樣。每天小小的進步都是快樂的來源,生命的熱情保持著溫度,幸福感也會油然而生。

 

生病是重生的契機。

  護理師的一句話:“雖然有些人即使生了病,一旦病好了,就覺得自己得救了,但希望你可以認為自己獲得了「重生」,繼續過日子。”讓作者開始對生病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我也對這句話感到很新鮮,仔細想想,生病之後如果能調整生活的方式,讓自己活的比以前更好,彷如重生一般,這樣子反而會感謝因為生病帶來的改變。

 

只要我們活著,死亡就不存在;當死亡存在時,我們已經不在人世。

  書中的這句話很特別,我第一次用這樣不同的觀點去看待死亡這件事。人是很奇妙的生物,總會莫名的為未來擔憂,與其整天擔心以後的事,忽略了眼前的可能性和幸福,不如將焦點放在自己可以做到的事上。

 

放下過去,其實就是抱著「人生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的態度生活。
如果能夠不提昨天的事,每天像第一次見面一樣和父母相處,
就能夠仔細傾聽父母的話也能夠帶著敬意和他們相處。

  失智,是許多年長會者面臨到的問題,家中若有失智的長者,在心態調整和照護上一定會面對不少的難題,作者提出的這個論點我覺得很特別,在當下好好與父母相處,不提過去,不為未來擔憂,就算只是陪伴,也是很棒的付出。

 

  父母會變老,我們也在變老,這本書以自己走入老年以及照顧年長者二種不同的角度來提及關於變老這件事。照護父母時難免會有自己做不到的時候,這時告訴自己“沒關係”,只要我們願意改變想法,看看自己可以做到的,努力自己可以做到的,不要硬撐,這樣也可以和父母間建立良好的互動。

 

  人難免害怕變老,看完這本書,發現可以用不一樣的觀點看待變老這件事。變老,沒關係! 生病,沒關係! 做不到,沒關係!讓我們一起變得有智慧,也擁有變老的勇氣。

 

 

 

【作品簡介】

人生,下坡路段才最精采!
活著,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也會逐漸發生變化。年輕時,這種變化是「成長」,但曾幾何時,卻變成了「衰老」。
我們總是害怕變老,如果將年輕視為人生的顛峰,年老就代表一路走下坡,漸漸失去一切。但其實有些事,必須等自己老了之後,才能夠真正瞭解;有些事,正是因為年輕時持續努力,到了這個年紀,才有辦法完成。
能夠將至今為止的人生中,所有自己學過的知識、體會過的經驗加以整合,是一種莫大的喜悅,也是「變老」才能夠擁有的特權。
沒有人可以知道自己還能夠活多久,這個事實無法改變,但我們自身的意識可以改變。我們與其被過去束縛、為未來擔憂,更應該珍惜「眼前」、「當下」,思考有限生命的使用方法。
阿德勒曾經說,「人生就是邁向目標」,無論活到幾歲,生命都可以不斷「進化」。我們不需要「向上」跟別人競爭比較,而是要以「向前」改變現狀為目標。我們不需要用「扣分」苛責自己,而是要用「加分」激發生命的熱情。
抱著「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的態度生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喜歡自己真實的樣子,專注在目前想做、有能力去做的事,你會赫然發現,每個人都希望老後能夠「得到」幸福,但其實活著本身「就是」幸福。

 

 

【作者簡介】


岸見一郎
1956年生於京都,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系博士課程修畢。曾任教於京都教育大學教育系、甲南大學文學系、奈良女子大學文學系、京都府醫師會看護專門學校、京都聖加大肋納高中看護科。
除了專攻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外,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並成為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的諮商心理師以及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顧問。
2013年他與古賀史健合著的《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各種語文版本已累計銷售突破350萬冊,並被改編成電視劇和舞台劇。另著有《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不教養的勇氣》、《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等多本暢銷書,也在亞洲各地掀起一股阿德勒心理學風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