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水之心是一本真人實事改編的小說,我看完書本後,內心深受感動。這樣的一本書不管你是年長者或是年輕人都應該來看看,你會慶幸我們生活的環境如此舒適,不用擔心戰爭,不用擔心食物,不用擔心沒水喝。看完書你會對用水這件事有更多不一樣的想法,也會對許多事物充滿感恩之心。
書本以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故事雙主軸發展。小男孩的故事開始於1985年,而小女孩的故事開始於2008年,二位主角的故事都是從蘇丹開始發展。
我想先從小女孩的故事說起,小女孩名叫妮雅,她每天都要走很遠的路程去提水,來回一趟幾乎就要花去半天的時間。雨季結束時,妮雅一家要搬到大湖附近居住,他們會住在臨時搭建的房子裡,因為很多東西都沒有辦法帶來臨時住所,造成生活十分不便,但這時取水的工作仍落在妮雅身上。有一次妮雅的妹妹生病了,原因就是不乾淨的水造成的。但水的問題如何才能解決呢?
一天,村子裡來了一群陌生人,這些陌生人幫助妮雅和他的村人鑿了一口水井也裝了幫浦,妮雅的生活因為這群人有了180度的大轉變。究竟這些人為什麼要幫他們做這些事呢?
小男孩名叫蕯爾瓦,從小生長在父母疼愛的環境,衣食無缺。這樣快樂的童年卻被一場戰爭給完全摧毀,蕯爾瓦與家人失散,開始獨自逃亡流浪的日子。漫無目的的逃亡是件可怕的事,沿途看見的事逼得十一歲的蕯爾瓦不得不成長。
書中有很多部份是描述蕯爾瓦逃亡的過程,最後蕯爾瓦逃到了難民營,幸好在難民營遇到了很棒的志工,不但教他打排球還幫助蕯爾瓦學習英文,讓蕯爾瓦的生活開始有了小小的改變。蕯爾瓦的忍耐與等待是值得的,他終於在難民營裡等到一個難得的機會,被領養到美國,從此展開完然不同的新生活。
故事裡的男孩和女孩雖然成長的年代不同,卻在某個點交會了,他們的交會讓我深深感動,有機會你來看看這本書,相信也會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
書本的最後提到了“送水到蘇丹”的計劃,這個計劃已經幫助蘇丹開鑿了二多座水井,幫助了無數的人。生長在台灣的我們很難體會一整天的時間都花在取水這件事情上,想想,我們只要轉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的水可以使用,這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作品簡介】
在一個戰亂國度,乾旱的大地上,有個無家可歸的男孩,堅強地走著,走著……
妮雅每天要走八個小時往返池塘取水,才能供她的家人維持生活。同村的居民,和許多其他村莊的人,都必須這樣做才有水可用。
薩爾瓦在教室上課時,被一陣槍響打斷。戰爭打到了他的村莊。薩爾瓦跟著大家逃跑,沒想到這一逃,沒辦法再回家。他成了「失落男孩」,在逃難途中被迫面對非洲大地上各種人為和自然的危險。
兩個孩子,兩段故事,在不同的年代展開,都發生在戰爭不斷、缺乏水源的蘇丹。在那困難的生存環境中,孩子會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他們對未來是否還能抱有期待?這兩段故事的發展、交會,讓我們體會到妮雅和薩爾瓦的困境,卻也強力注入了翻轉現實的希望。
【作者簡介】
琳達‧蘇‧帕克 Linda Sue Park
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她為少年讀者寫了許多繪本、詩以及歷史與當代小說,有韓裔背景的她常在作品中摻入韓國文化元素。她的小說《碎瓷片》(A Single Shard) 曾榮獲紐伯瑞金牌獎。
帕克依據薩爾瓦‧杜特的童年經歷撰寫《尋水之心》,以此聲援非營利組織「送水到南蘇丹」(Water for South Sudan) 的行動,藉小說文字發揮了巨大影響力,從出版至今已募得超過一百萬美元,在童書出版界傳為美談。薩爾瓦現居南蘇丹。
帕克曾擔任記者、廣告文案撰寫人,以及英語第二外語教師,如今則專事寫作。現居紐約州洛契斯特,與其記者丈夫育有兩名子女,均已成年。
【繪者簡介】
葉長青
澳洲墨爾本大學視覺藝術碩士。
以創作書寫心靈,挖掘自我。
【譯者簡介】
留言列表